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TUSDG联席院长吴红波:大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A1B4

2018年9月27日,首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在山西临汾举行。中外知名河流领域政府官员、旅游专家、文化学者、旅游企业代表以及世界大河所在国的驻华官员,共聚临汾商讨大河旅游发展大计。TUSDG联席院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受邀出席并作“大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发言。

下文为TUSDG吴红波院长的精彩发言节选部分。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大河文明?讨论大河文明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一、要重新正确认识大河文明

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大河文明是代表农耕文明的封建文明,是封闭保守、不求进取的小农经济文明;而海洋文明是开放、进取和先进的文明。因此,大河文明不如海洋文明。这既不科学也不全面。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局限性,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都有其缺陷和不足。但是,海洋文明并非十全十美,而大河文明也非一无是处。我们知道,地中海文明以“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作为行为准则,将竞争和冲突作为求生存手段,把侵略、扩张、掠夺、殖民合法化,以武力和强权称霸全球。时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某大国领导人咄咄逼人的霸凌,蛮不讲理的行径。而在中国,“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大河文明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

6A3E

远东、中东、近东是人们所熟悉的地理概念。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欧洲人向东方看所确定的地理概念。如果从亚洲人角度向西方看,是不是应该称作远西、中西和近西呢。中国古诗云:横看成岭侧看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事务,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和结论。在研究文化和历史时,要善于换位思考,以求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不管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都是人类杰出的文明成果,都曾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正是大河文明创造了众多的人类定居点和城市、养育了亿万民众,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历史,为海洋文明的后期发力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在海洋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的今天,人们有必要重新正确认识大河文明,取其所长,补已之短,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193E2

二、要促进多元文明的交流

德国哲学家提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孔子等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影响并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和人们的行为规范。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个民族,大约5000多种语言。千百年来,世界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发展构成了当今人类的灿烂文明。

116A6

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大河文明,都是通连大海的文明。而所有的海洋文明也离不开大江大河的滋润和广大内陆腹地的支撑。今天的我们,既要强调正确认识大河文明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也要重视海洋文明的重要作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尽管存在差异,但大河文明的顽强生命力和海洋文明的强劲活力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等所有形式文明间的互动和借鉴,和谐共存和相互补充。我们应充分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文化间的差异,不应成为以势压人的借口或否定它国文化的理由。

2F324

历史呼唤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人类文明同放异彩。本次论坛提供了一个非常及时和重要机会。我们应以深遂的大历史观,宏大的全球视野对待各类文明的交流,促进不同文化的互鉴交融、消除生活中的文化壁垒,打破阻碍人文交流的精神隔阂,让大河文明与其它文明和谐共存,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与进步。

三、要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世界上的大江大河是人类的生命之泉,也是地球的运输大动脉,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和便利。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恒河以及我国的黄河、长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过度开发。大河大江流域聚集了地球上大量的城市和居民点以及数量众多的工厂企业,过度的开发和使用河水,对沿河流域和河水的污染,使当地生态状况十分脆弱、生存环境持续恶化。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有20亿人没有安全饮用水,45亿人没有合格的卫生设施;地球上92%人居住地的空气污染超过世卫组织最低标准,每年6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全球仍然有8亿多绝对贫困人口,其中许多人就居住在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很明显,我们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危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已经危害到人类本身,是绝对不可持续的。

1F272

人类终于觉醒了!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提出了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中国政府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部纳入“十三五”规划加以实施,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两项是消除贫困和饥饿,对于处于古大河文明流域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极具针对性。开发和促进可持续的国际和区域性旅游,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明和不同国家人群的交流,而且可以使贫困人口在不继续损害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尽快脱贫致富,而经济增长又反哺了环境保护。中国浙江的余村和贵州的丹寨特色小镇就是很好的例证。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努力争取在5年内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200万人口脱贫。本次论坛也为如何用发展旅游产业扶贫解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共同发展提供了一次良好的交流和借鉴的机会。

四、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国际格局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复杂变化,现行全球治理机制受到严重冲击,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受到严峻挑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众多的恐怖主义袭击等事件,增强了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程度。不论人们是否愿意,全世界的人都已经在同一条共同命运的大船上。面对这些全球性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此国际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及时回应国际社会诉求,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

B045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源自历经沧桑的大河文明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从“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到“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准则,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再到“和而不同”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包容胸怀,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早已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铸成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追求是,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求同存异”的包容精神,处理民族、国家、种族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在更高的文明层面上实现和谐与融合。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促进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增强各国的战略互信。世界上千万条大江大河孕育出全球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大河文明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构成了国际交流和互鉴的有利平台。旅游业发展既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论坛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很好的平台和机会。通过不同类型文明间的交流,将促进人类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进而增强共识和相互理解;通过发展旅游产业的讨论,将为人们的文化交流、兼容并蓄、脱贫致富、改善环境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全球和区域性旅游,将大大增强各国人民的思想交流、加强相互依存和关联性,树立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