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0日上午,以“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为主题的“2018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文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教务长彭刚,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清华SDG研究院联席院长吴红波,英国邓迪大学商学院教授基思·丹尼发表主旨演讲。中国驻非盟和塞拉利昂原大使旷伟霖,中国驻贝宁原大使、中国驻亚太经社会代表刁鸣生,尼泊尔驻中国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以及乌拉圭驻中国大使卢格里斯参与“大使对话”环节。
会议现场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清华SDG研究院联席院长吴红波
吴红波深入阐释了中华文化自信、创新对外交流方式、创新中华文化对积极正面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我们对中华文化应该有充分的信心,要采取综合手段展现中华文化魅力,要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同当代国际与发展需求相结合,对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作贡献。
以下是吴红波演讲全文:
四十年前,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征程。四十年前,我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赴新西兰留学。四十年过去了,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那是我刚到新西兰时,有人问我:你是越南船民吗?我一愣,我像越南船民吗?我大声地告诉他,我是中国人。当时我的心理预期是,即使你不知道我是哪国人,也不应该说我是越南船民。而他的心理预期是,中国刚结束文革,国家穷,中国人不可能出来;而新西兰刚接收了一批越南船民,我应该是其中一个。人对人的心理预期尚有差距,对国家的印象更是千差万别。
“国家形象”是各种信息传播所产生的心理预期,是一个国家的自我定位与国际社会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也是人们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印象。
现代中国经历了三次“国家形象”的重大变化。一是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二是当家作主、革命造反的新中国;三是快速崛起、日益强大的现代中国。
目前,中国正努力塑造四个维度的“国家形象”: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二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国;三是倡导合作共赢的大国;四是支持多边主义的大国。希望通过努力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优秀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是对外开放合作、充满亲和力的友善大国;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发展的负责任大国。
那么国际社会怎么认识我们呢?大致有几点基本共识:第一、具是历史悠久的灿烂文明;第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第三、对世界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第四、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对于中国将成为什么样的国家,则莫衷一是。中国自我定位与外部世界的看法差距也很大。国家形象由一国硬实力和软实力所支撑,缺一不可。但国家经济总量、国防力量、制造能力等硬实力上去了,并不等于该国的文化、教育、国民素质等软实力也同步上升。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被打败,软实力不行,则可能不打自败。
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个民族,大约5000多种语言。千百年来,世界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发展造就了当今人类的灿烂文明。不同文明的差异,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使人们的相互认知产生差距,甚至导致误解、甚至战争。
各国文化传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曾提出,在公元前800年至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在这时代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老子等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并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和人们的行为规范。
人们文化和行为差异随处可见。例如,同样是节日,圣诞节西方人选择了白雪明月下的圣歌和恬静;春节中国人则追求炮竹烟花中的欢呼与火爆。同样是服装,在上海APEC会议期间,亚洲领导人多喜欢代表喜庆吉祥的红色服装,而西方领导人则较中意代表冷静沉着的蓝色服装。再如,龙是国人的精神图腾,我们以龙的传人为荣;而西方人则无此感情,不少国家还认为龙是邪恶猛兽。
由于近代中国倍受外国列强欺凌,饿殍遍野,内外交困,在时代大潮中落伍了。奋起抗争的国人屡屡受挫,救国无门,自卑情绪开始滋生。有的人至今仍认为,我们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文化不如西方,一切均不如人。此种文化的不自信,甚至是崇洋媚外,阻碍了我们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走向世界大国的进程中,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需要具有感召力的软实力为支撑。恢复和树立文化自信事关全局,事关国运,对塑造国家形象至关重要,刻不容缓。我想谈谈自己的初浅看法:
一、要树立对中华文明的充分信心。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大河文明是封闭保守、不求进取和落后的。而海洋文明是开放、进取和先进的。这既不科学也不全面。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都有其缺陷和不足。
在当今世界,大河和海洋两大文明呈“此升彼降”的态势。例如,海洋文明以“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为行为准则,将竞争和冲突作为求生存手段,把侵略、扩张、掠夺、殖民合法化,以武力和强权称霸全球。今天,人们仍能看到某大国领导人咄咄逼人的霸凌,蛮不讲理的行径。海洋文明孕育的“非友即敌”“非白即黑”的蛮横逻辑正在逐渐失去了人心。
在大河文明杰出代表的中国,“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当今世界,各种思潮泛滥,“世界向何处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此时,树立对中华文明的信心,对于拨乱反正,团结国际社会,共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是十分重要的。
二、要讲出精彩的中国故事。
文化的自信并不当然转化为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需要创新交流方式,提高对外交流水平,“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提升国家形象。我曾经与德国青年进行过交流,对他们所关注的一些中华文化特征作了阐述。
(一)崇尚集体。(“崇尚集体”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受人追捧。)远古洪荒时代是人与洪水博斗的年代。在西方,人们耳熟能详的是诺亚方舟的故事。在中国,大禹治水则是千古流传的美谈。大禹领导人民疏导河流、开凿渠道,战胜了洪水。中国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据统计,在1949年前的2155年里,中国发生了1092次大洪水和1056次大旱灾,近乎每年发生一次大灾。当今中国70%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处于自然灾害地区,平均每年有3亿人次受灾。如此频繁和严重的灾害,在欧美国家是不可想象的。面对自然灾害,乘上诺亚方舟逃走是不行的,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抵抗灾害,重建家园。荀子说:“民齐者强”。《淮南子》称:“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2008年,全中国支持四川人民抗震救灾就是中国当代集体主义的一个生动例证。
(二)中庸和谐。(“中庸和谐”往往被诟病“立场模糊”“对错不分”)孔子说:“过犹不及”。就是凡事做过头与不足都不好。中国儒家经典将“中庸”定义为处事不偏不倚,既无过也无不及。《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强调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可贵。中国古代哲学家为中国人提供了行为准则。中庸与和谐不是和稀泥、搞折中,而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正如骑自行车一样,偏左和偏右都要倒,只有找到平衡才能前行。实践证明,想以一国之力统治世界、对其它国家动辄诉诸武力,只会激化文化、宗教和国家间矛盾,是完全达不到目的。因此,中国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选择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各国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三)谦虚好学。(“谦虚好学”被有些人批评为虚伪)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你夸奖一个中国学生论文写得好的时候,他往往会说,还有不足,请多指教。当你夸奖一个中国人工作做得很好时,他往往会说,多亏大家帮助,是共同努力的结果。老子讲:“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是说,真正博学者并不去炫耀,而炫耀者并不真正博学。中国政府和执政党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在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中国领导人定期举行学习会,请国家顶级专家授课,虚心学习和研究各国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这就是多年来中国在治国理政方面没出大错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子讲:“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是中国人做人的准则,但可惜的是,世界上还有一些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奉行“三人行我必为师”的信条。
(四)睦邻友好。(这一理念与弱肉强食的霸权政策截然不同。)《左传》讲,亲仁善邻,国之宝。意思是说与邻国友好相处是一国赖以存在的宝贵经验。从公元1405年至公元1433年,中国的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远航比哥伦布早87年,比达伽玛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郑和所到之处,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公平贸易、传授技能、镇压海盗,受到广泛欢迎。设想,如果郑和率其2万多人的庞大船队,每到一处就杀一批土著居民,再留一些中国人,那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既没有向海外大量移民,更没有将罪犯送往其它国家;既没有在海外抢占殖民地掠夺资源,更没有从外国掠夺奴隶。世界应为这样的大国崛起而喝彩!与世界其它国家友好相处、共同发展,既是中国的传统价值也是当代中国的外交基石。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团结,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把我们优秀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精粹提炼出来、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讲出精彩的中国故事,既提振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沟通。
三、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先贤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是我们的思想宝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但是,传统文化也存在陈旧过时之处,需要正确取舍,推陈出新。要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同当代国际发展需求相结合,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对解决人类问题做出贡献,造福全人类。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强调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发展。18日,习主席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入系统地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两篇主旨演讲,顺应时代发展,反映人民心声,在世界范围产生巨大的反响,受到国际社会的赞许和欢迎。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曾盛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次次被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决议之中。
优秀的传统可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源自历经沧桑的大河文明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中国,从“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到“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准则,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再到“和而不同”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包容胸怀,一直是我们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也是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发展需要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没有中华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没有千年文明积淀上的文化自信,就没中华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继承,就没有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文化自信将助推我们从辉煌的历史走向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