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至14日,由深圳市人才研修院主办,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协办,世界区域科学协会(TRSA)支持的“2023年世界区域科学发展论坛”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 2021 年世界区域科学发展论坛的延续,由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彼得·尼茨坎普教授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永达教授共同学术召集。论坛以“区域发展的不确定性:冲击与韧性——世界先行区域(城市)迭代创新发展”为主题,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顶尖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论坛主题背景
会上,深圳市人才研修院副院长张林、世界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彼得·贝蒂、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先后致开幕词。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 • 克鲁格曼、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斯基娅·萨森、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仇保兴、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开忠,国药集团首席科学家杨晓明等嘉宾参会并做主题演讲。论坛由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彼得•尼茨坎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永达、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世界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彼得·贝蒂、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伊莎贝尔·托马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沙尔政策与政府学院教授特里·克洛尔、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程文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宇宁、荷兰开放大学副教授克里马·库尔提特、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公共政策与行政学系教授程韶明先后主持。
1月13日,在开幕演讲环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洛斯金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迈克尔·斯托珀尔、仇保兴院士、郑泉水院士、郭仁忠院士等七位嘉宾,分别围绕全球秩序变化对区域研究的影响、城市技术及应用、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地缘因素等话题,分享各自的思想观点。在主旨演讲环节,保罗 • 克鲁格曼教授就“新经济地理学在应对区域(城市)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以及不确定性时代区域发展与治理的新模式”问题指出,新冠疫情削弱了知识溢出和收益递增效应,对产业集聚构成了冲击。但是,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渐复苏,探索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新思想、新应用、新模型,对于世界区域科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法国巴黎第一大学丹尼斯·普曼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旭峰教授等就该问题表示,新冠疫情等冲击性因素证明了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作用,在越发复杂的全球背景下,仅仅依靠传统的政府支持系统已经不足以创造一个平衡和气候中性发展的世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必然趋势。
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彼得·尼茨坎普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仇保兴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郑泉水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杨开忠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郭仁忠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杨晓明研究员发表主题演讲
爱德华·格莱泽发表主旨演讲
萨斯基娅·萨森发表主题演讲
1月14日,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萨斯基娅·萨森教授、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曹文炼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殷成志副教授围绕“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国家碳市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进行主题演讲。与会嘉宾认为,面对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冲击时,人们往往更多关注区域的恢复能力并容易忽视其抵抗力,而抵抗力可减少区域和城市受冲击的损伤程度,若能将抵抗力与恢复力协调整合,将大大提升区域和城市的韧性特征。
参会嘉宾与保罗·克鲁格曼进行圆桌讨论
本次论坛还由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就“保罗·克鲁格曼的科学意义”进行了主旨演讲,对新经济地理理论在2023年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前瞻性评述。在随后的圆桌讨论中,保罗 • 克鲁格曼与其他六位嘉宾就“如何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和面对冲击时的韧性”主题开展深入讨论,与会嘉宾认为:区域经济的韧性包括一个地区在应对冲击时的抵抗能力与恢复或实现路径突破;区域发展基础、科技创新水平、劳动力环境、产业组成、政府管理、对外开放程度是区域抵抗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基于深圳发展历程与经验,未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技术、资本、人才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会嘉宾线上合影
除主论坛之外,本次论坛还设置了12个场次的分论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空间动力学研究、区域和城市的数据驱动分析、区域发展的决定因素、可持续性与空间经济增长等12个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除上述参会嘉宾外,我院多位博士后和博士生参会并在分论坛发言。
深圳现场参会人员合影
论坛闭幕式由朱旭峰教授主持,深圳市人才研修院张元星副院长、彼得·尼茨坎普教授和于永达教授先后致闭幕词,共同就论坛的远景和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规划与憧憬,并期待与会嘉宾再聚中国深圳。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象征着深圳在区域和城市发展研究方面的又一里程碑,与会专家学者就世界先行区域(城市)迭代创新发展的相关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提升韧性能力建言献策。